一、控制系统的优点
1. 提升水质稳定性,保障鱼类健康:自动调节曝气、加药、循环系统,持续优化水体环境;避免水体富营养化、溶氧不足、氨氮超标等问题。
2. 实现污水处理过程自动化:控制系统自动完成固液分离、沉淀、消毒、回用等各环节操作;减少人工频繁干预,提高处理效率。
3. 节省能耗、精准运行:配合变频控制,根据水质动态调节曝气泵、循环泵运转频率;有效降低电费支出和设备磨损。
4. 远程监控与智能报警:支持手机APP或后台平台远程查看设备运行、水质指标、报警信息;实时通知设备故障、水位异常、水质超标等问题。
5. 数据可追溯,利于合规监管:自动生成运行记录、水质数据报表;满足环保部门对养殖污水排放达标的监管需求。
二、控制原理
渔业养殖污水处理控制系统一般基于以下**“监测-分析-执行”自动闭环控制逻辑**:
1. 数据采集(感知层)
通过水质传感器(溶氧DO、pH、氨氮、COD、浊度、水温等)实时监控水体状况;
液位传感器监测池体水位变化;
电流、电压监控各设备运行状态。
2. 控制判断(控制层)
由PLC或工业控制器(如西门子、三菱等)综合判断水质数据与设备状态;
控制逻辑如:
DO过低 → 启动曝气设备;
水位过高 → 启动污水泵排放;
氨氮超标 → 启动加药系统或加强循环。
3. 执行动作(执行层)
自动控制:
曝气系统(罗茨风机、鼓风机)
循环水泵/排污泵
加药系统(混凝、沉淀、消毒)
滤池反洗、污泥处理系统等
配合定时+条件组合运行策略,实现无人值守或低值守。
三、主要用途
1. 池塘/工厂化养殖尾水处理
对养殖过程中的富营养水体进行处理后回用或达标排放;
避免污染周边环境水体。
2. 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控制
在循环水养殖(RAS)中控制系统是核心组件;
保证高密度养殖环境下水质长期可控。
3. 达标排放与回用水管理
污水处理达一级A或地表水四类标准后,用于灌溉或景观补水;
降低水资源浪费,提升环保合规性。
4. 多池区联动智能化运维
多个池塘或区域通过中控系统集中管理;
自动调度水泵、曝气、投药,提升整场运行效率